• 河南网站建设-郑州网站设计-郑州网站建设-手机建站-郑州建站-上海建站

  • 专注网站建设 服务热线: 13061801310

当前位置:好东东网 > 近期动态 > 互联网动态 > 正文

推动外贸质升量稳有基础有支撑(深度观察)

发布时间:2024-11-06 | 发布者: 东东工作室 | 浏览次数:

推动外贸质升量稳有基础有支撑(深度观察)

  广州会展中心海关关员在第136届广交会现场宣讲海关政策。
  池兆恩摄

推动外贸质升量稳有基础有支撑(深度观察)

  10月23日,浙江金华市金义新区的浙江白马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正在组装出口智能割草机器人。
  新华社记者 徐 昱摄

推动外贸质升量稳有基础有支撑(深度观察)

  南京海关所属太仓海关关员在江苏太仓港监管“联动接卸”出口货物。
  杨泽浩摄

  外贸,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快培育外贸新动能,积极扩大中间品贸易、服务贸易、数字贸易、跨境电商出口。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全年外贸工作目标是“推动外贸质升量稳”。前三季度,我国外贸交上亮眼成绩单:货物进出口32.33万亿元,同比增长5.3%。前三季度进出口额历史同期首次突破32万亿元;各个季度的进出口都超过10万亿元,并且呈逐季递增的态势,这在历史同期也是首次。在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主要市场增长乏力的背景下,中国外贸稳中向好实属不易。

  当前外贸形势如何?中国外贸的比较优势在哪?近日,记者深入江苏、浙江、广东、重庆、四川五省市,对部分进出口企业进行了调研,推动外贸质升量稳,我们有基础有支撑。

  产业体系完备,向创新要韧性

  观察中国外贸,广交会是重要的风向标。10月15日至11月4日,第136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分三期在广州举办。

  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专精特新“小巨人”、制造业单项冠军等称号的企业8000多家,“新三样”、数字技术、智能制造相关题材企业约3600家,拥有自主品牌的企业1.4万多家……置身广交会,中国外贸的强劲韧性清晰可感。

  韧性来自完备的产业体系。在广交会家用电器展区,美的、格兰仕、新宝等来自广东佛山市顺德区的家电企业,是全球客商眼中的“香饽饽”。

  以格兰仕为例,从微蒸烤、冰箱到洗衣机、洗碗机,格兰仕携惠而浦共同参展广交会,带来10多个品类200多款家电产品,为全球消费者提供一站式全屋智能家电解决方案。“小到一个元器件、微动开关,大到磁控管、电机等关键部件,格兰仕已实现产业链高度自主可控。”格兰仕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格兰仕产品远销近200个国家和地区,格兰仕商标在150个国家和地区注册。

  顺德素有“中国家电之都”的美誉,拥有家电生产及配套企业超3000家,行业年产值突破4000亿元。今年1—9月,顺德外贸进出口总值1741.9亿元,其中,家电出口实现两位数增长。

  “当前,我国正在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制造业基础雄厚、产业门类齐全、产业体系规模庞大的优势依然牢固,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格局中的地位持续巩固。”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统计分析司司长吕大良介绍,根据各经济体发布的最新数据初步测算,我国整体出口占全球市场份额稳中有升,主要出口产品中,从家具、家电,到船舶、集装箱,占全球市场的份额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我国出口依然具有强劲韧性。

  韧性来自灵活应变的经营主体。前三季度,我国民营企业进出口17.78万亿元,增长9.4%,对整体外贸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93.8%,成为外贸增长的生力军。

  海关总署副署长王令浚曾用3个词概括对民营企业的印象,“敢闯敢拼”“勇于创新”“自我超越”,在广交会现场,这三个词在民营企业身上充分展现。

  从摩托车、四轮车到户外储能等新能源产品,隆鑫通用动力股份有限公司锚定全球市场需求变化,不断加快创新升级迭代。“全球新能源市场潜力大,我们积极布局智能电动出行产品,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依靠产业规模、产品创新、自主品牌来获得竞争新优势。”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广东斯泰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从事电源适配器研发生产。“我们加大产品研发力度,能达到用一台充电器同时满足6台设备充电需求的水平。”公司业务经理谢王贵介绍,目前公司的产品因为功能强大、性价比高,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最近热销的旅行充电器订单量已经增长一倍。

  商务部对外贸易司副司长肖露说,党的十八大以来,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广交会上民营企业的数量也随之增加,占比逐渐提升到91.4%。从质量上看,民营企业从最初以代工贴牌为主,发展到现在,涌现出一批拥有国际视野、国际知名品牌的规模化企业。以质量求生存、以创新拓市场、以服务固根基、以品牌求效益,民营企业的活力越来越强。

  区域协调发展,向升级要潜能

  区域协调发展,为出口企业拓展了新的发展空间。

  在重庆,记者看到了中西部地区承接加工贸易转移的成功示范。

  达丰(重庆)电脑有限公司制造基地内,一条条自动化组装线不停运转,从主板安装到连接数据线再到调试接口,在这里平均12秒就能产出一台笔记本电脑。“去年公司生产笔记本电脑超3500万台,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出口笔记本电脑2400多万台、货值120多亿美元。”达丰电脑关务主管刘洪亮表示。

  2010年,全球笔记本电脑主要代工生产商广达电脑集团在重庆投资成立达丰电脑,带动上下游配套企业集聚重庆。“如今,重庆已汇聚惠普、宏碁、广达、英业达等笔记本电脑品牌和生产企业,建成全球最大的笔记本电脑生产基地,连续8年保持笔记本电脑产销量全球第一,全球每3台笔记本电脑就有1台重庆制造。”重庆海关自贸处处长白灿介绍。

  作为中国开放型经济和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加工贸易在促进对外开放、推动产业升级、保障就业等诸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40多年间,中国加工贸易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企业通过加工贸易参与全球分工,从“借鸡生蛋”到逐渐“自主孵化”,业务模式逐步从OEM(代工)向ODM(代设计)以及OBM(品牌营销)转变。

  “笔记本电脑生产涉及上千个零部件,对于带动重庆就业和税收增加,提升重庆制造基础等都具有积极意义,是重庆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合作的重要抓手。”白灿介绍,前三季度,重庆外贸出口3626.1亿元,笔记本电脑、汽车、手机、摩托车等优势产品出口均呈增长势头。

  当区域协调发展与扩大开放相碰撞,中国超大规模市场的优势充分激发,各地区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探索开放路径,推动产业升级,外贸发展动能不断增强。

转载请标注:东东工作室——推动外贸质升量稳有基础有支撑(深度观察)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