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外汇局重磅发声,信息量超大!
发布时间:2024-08-12 | 发布者: 东东工作室 | 浏览次数: 次(原标题:央行、外汇局重磅发声,信息量超大!)
4月1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有关负责人介绍2024年一季度金融运行和外汇收支情况,并对市场热议的资金空转、实际利率过高等热点话题作出回应。
发布会现场 图片来源:国新网
回顾今年一季度金融运行情况,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朱鹤新表示,今年以来,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综合运用多种政策工具,有力支持经济回升向好。截至目前,政策实施已取得较好成效。主要体现在金融总量稳定增长、融资成本稳中有降、信贷结构持续优化、信贷节奏平稳、外汇市场展现出较强韧性。
朱鹤新指出,去年下半年以来,人民银行加强引导信贷均衡投放,缓解金融机构“冲时点”现象。今年一季度贷款投放比例向历史平均水平回归,为未来三个季度的信贷增长留足空间。“未来货币政策还有空间,我们将密切观察政策效果及经济恢复、目标实现情况,择机用好储备工具。”
在本次发布会上,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回应了证券时报记者关于“近期外资增持境内债券情况如何”的提问。她表示,近一段时间以来,境外机构投资境内债券规模有明显提升,今年以来已经累计净增持境内债券416亿美元。
证券时报记者提问 图片来源:国新网
一季度境内市场主体结汇需求略有减弱
回顾今年一季度我国外汇收支情况,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介绍,今年以来,外汇市场运行展现出较强韧性,跨境资金流动总体均衡,市场预期和交易保持理性有序。具体表现出五个方面特点:
第一,跨境资金小幅净流入。一季度,银行代客涉外收支总体呈现顺差,存在季节性等因素影响,特别是春节后外贸企业开工生产、集中采购原材料,进口支付需求上升带动跨境支出增多,待产品出口销售后,未来相关跨境收入将会增加。
第二,银行结售汇小幅逆差。一季度,银行结售汇月均逆差83亿美元。其中,银行代客结汇同比下降3%,售汇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当前,企业获取人民币资金的便利度提升、方式更加多元。
第三,结汇率和售汇率均表现为稳中有降,企业结售汇意愿保持理性。一季度,衡量结汇意愿的外汇收入结汇率为62.2%,较2023年同期小幅下降1.6个百分点,结汇需求略有减弱;衡量购汇意愿的外汇支出售汇率为66.5%,下降1.8个百分点,购汇意愿并未持续上升。近年来,境内主体汇率预期更加平稳,主要根据实际需求开展结售汇,外汇交易的理性程度明显提升。
第四,外汇衍生品交易规模继续增长,市场经营主体汇率风险中性意识持续增强。前两个月汇率避险“首办户”企业超过5000家。
第五,外汇储备规模保持基本稳定。截至今年3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457亿美元,较2023年末增加77亿美元,余额变化主要受汇率折算、资产价格变动等估值因素影响。
一些银行仍有规模情节 将加强对资金空转监测
3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超过300万亿元。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指出,这是过去多年来金融持续不断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反映。
“总体看,当前存量货币确实已经不低了。”邹澜表示,当前我国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在加快推进,信贷需求和以前一些年相比有所转弱,信贷结构也在优化升级,但各方面对此变化还有一个适应的过程。
邹澜指出,一些银行在经营模式和内部考核上,仍然还有规模情节,超过了实体经济的有效融资需求。部分企业借助自身优势地位,用低成本贷款融到的钱买理财、存定期或转贷给其他企业,“主业不赚钱,金融反而成了主要盈利来源,这就容易形成空转和资金沉淀,降低了资金使用效率。”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避免资金沉淀空转。邹澜表示,相关部门将加强对资金空转监测,完善管理考核机制。未来随着经济转型升级,有效需求恢复,社会预期改善,资金沉淀空转现象也会缓解。
他强调,当前庞大的货币总量增长可能放缓,数据上会有扰动,不宜简单做同期比较,但这并不意味着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减少,真正需要资金的高效企业,反而会获得更多融资,是金融支持质效提升的体现。
一季度外资净增持境内债券416亿美元 规模明显提升
本次发布会上,王春英回应了证券时报记者关于“近期外资增持境内债券情况如何”的提问。她表示,近一段时间以来,境外机构投资境内债券规模明显回升,去年全年净增持230亿美元,今年一季度净增持已经达到416亿美元。
据王春英介绍,截至今年3月末,已经有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129个境外机构进入到中国债券市场,外资持仓量已经超过5700亿美元,占境内债券托管总量的2.6%左右,占比较去年末上升了0.2个百分点。从持有主体看,境外央行和银行等金融机构有序增持境内债券,并且多投资于国债、政策性金融债等中长期债券。从去年10月份到今年3月,外资投资一年期以上债券占比是56%。
展望未来,王春英表示,境外机构投资境内债券有望延续稳定增长态势,外资投资中国债券市场具有稳定、可持续的提升空间。
王春英表示,人民银行、外汇局将继续稳步扩大中国债券市场的对外开放,更加便利境外投资者参与。她透露,目前正面向更多境外机构,放开回购业务;继续推动境内人民币债券在离岸成为被广泛接受的合格担保品,目前正在研究拓展更多的应用场景,包括使用“债券通”渠道的债券充抵“互换通”保证金等;优化境外机构直接入市、“债券通”“互换通”运行机制。
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的目标和决心不会变
朱鹤新表示,今年以来,市场对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预期出现反复,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加剧,一些货币汇率波动有所加大,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虽也出现波动,但对一篮子货币汇率在稳定基础上还有所升值。3月末,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较上年末上涨超过2%。
朱鹤新强调,人民银行、外汇局对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的目标和决心不会变。短期看,一季度经济实现良好开局,积极因素增多,有利于对冲外部扰动因素,对人民币汇率是有支撑的,人民币汇率保持基本稳定在宏观和微观上都有基础。中长期看,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中国外汇市场深度和广度将进一步拓展,市场主体的风险中心意识也将显著增强。
下一步,人民银行、外汇局将“以我为主”,兼顾内外均衡,坚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高度关注外汇市场形势变化,继续综合施策、稳定预期,坚决对顺周期行为予以纠偏,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
结构性工具不是央行直接或间接向企业提供贷款
今年以来,人民银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五篇大文章”以及民营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支持力度。3月末,高技术制造业贷款、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普惠小微贷款、涉农贷款和民营经济贷款同比增速分别为27.3%、20.4%、20.3%、13.5%和10.7%,均明显高于全部贷款增速。
今年经中央批准,人民银行已成立信贷市场司,牵头推进做好“五篇大文章”工作。朱鹤新表示,下一步,将从政策框架、激励约束、金融服务能力建设等三个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加强顶层设计和系统筹划,推动形成“1+5”政策体系。“1”是总体制度设计,“5”是“五篇大文章”的各自举措;通过激励机制,引导金融资源向重点领域倾斜;鼓励金融机构增强服务科技、绿色、中小微企业的能力水平,提升金融服务的适配度和普惠性。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对于引导金融资源向重点领域倾斜发挥重要作用。邹澜强调,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并不改变商业银行贷款和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提供再贷款的业务属性,不是中央银行直接或间接向企业发放贷款。从实施原则看,结构性货币政策坚持“聚焦重点、合理适度、有进有退”。截至2024年3月末,结构性工具总量是7.5万亿元,大约占央行总资产的17%;存续工具数量10项,已在不断整合优化;支持领域实现了对“五篇大文章”的基本覆盖。
防止利率过低导致内卷式竞争加剧和资金空转
对于当下热议的实际利率是否过高的问题,邹澜在发布会上回应称,对物价和实际利率情况还需要综合研判。当前,物价处于低位是结构性、阶段性的。从物价的结构性情况看,CPI 、PPI、贷款平均利率等都是平均数概念,但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过程中,不同领域的经济金融指标分化会显著加大。
邹澜指出,除了看平均数,还要分结构看,不同行业和企业贷款利率存在差异、产品价格涨跌幅度不同,感受到的实际利率不一样。例如,文化娱乐服务业和经济新动能领域的产品价格呈现上涨态势,银行给这些领域的贷款名义利率又相对低,所以企业感受到的实际利率就会低。而与房地产关联度高的黑色金融行业价格跌幅大,金融机构又比较谨慎,贷款名义利率就会高一些,企业所感受到的实际利率就会高。“但也要看到,对于目前需要重新配置金融资源的一些领域,其实际利率稍微高一些有利于推动企业控产能、去库存。”
邹澜表示,物价走势有望在低位温和回升,实际利率也会有相应变化。从物价的阶段性看,一方面,我国经济持续向好,总需求在扩大,物价回升有基础、有条件;另一方面,部分农产品价格到了调整拐点,旅游出行更加普遍,这些因素有利于助推价格回暖。
他强调,未来,央行会结合经济回升态势和经济转型形势继续密切观察,既要将名义利率保持在合理水平,巩固经济回升向好的态势,也要充分考虑高质量发展的需要,避免削减结构调整的动能,防止利率过低导致内卷式竞争加剧和资金空转,这会造成物价进一步降低,相互形成不良循环。
责编:万健祎
校对:高源
2024证券时报“寻找创投‘金鹰’、发现企业‘新苗’”计划隆重启幕,点亮时代梦想、绽放时代光芒。
点击海报即可报名,速戳↓↓↓
转载请标注:东东工作室——央行、外汇局重磅发声,信息量超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