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位创业者口述裁员故事:对不起 等情况好了叫你回来
发布时间:2020-09-04 | 发布者: 东东工作室 | 浏览次数: 次裁员,一个艰难却又必须面对的问题。
几天前,燃次元推送了一篇《对不起,我被裁员了》的文章,讲述了10位互联网人亲历的裁员故事。文章发表后,被各大主流媒体纷纷转载,并在社交媒体引发了热议。不少人认为,普通员工都是裁员事件的受害者,而罪魁祸首是扩张失败却又不想承担经济后果的老板们。
今天,我们翻开了硬币的另一面。这是10位老板口述的裁员故事,里面有他们创业路上的辛酸、公司遇挫时的无奈,以及面对裁员复杂纠结的心态。创业不易,理解万岁,希望这篇文章能在寒冷的冬日带给大家一些人情和温暖。
最后,我们从《创业维艰》一书中摘录了几句关于裁员的话,希望你能从中有所启发:
1,“请相信我”是CEO每天都要对员工说的一句话,可是,一次裁员就令这种信任瞬间坍塌。
2,人们不会记得自己在公司效力的每一天,但一定会记得你将他们开掉的那一天。
3,我勤勤恳恳为你埋头苦干,希望你能有勇气亲自辞退我。
4,一定要和大家交谈,帮他们把东西搬上汽车,让他们知道你对他们付出的努力心存感激。
5,正确解雇高管的第一步是,搞清楚自己为什么给公司招错了人。
6,你无法让他保住自己的工作,但你绝对可以让他保住自己的尊严。
01 裁员20%,公司效益提升20%
口述 | 周先生 某农业科技公司创始人
几年前我创办了一家服务农村市场的金融科技公司,公司为农民提供农业生产资料的贷款服务,此后转变为一家农业科技公司。
最开始,公司发展一直比较平稳,规模以每年两三倍的速度增长,最高的时候能达到四到五倍,虽然比不了其他金融科技公司动辄10倍、20倍的增长速度,但也能稳步发展。
2015年下半年,公司遭遇了成立以来的第一场资本寒冬。短短几个月,资本市场上已经没有多少投资机构出手投项目了,甚至刚到11月,离过春节还有好几个月呢,许多基金都提前放假了,没有人看项目了。
我们恰好就在那段时间,亟需引进一轮融资。2015年下半年开始,我每天一睁眼脑子里想的就是约投资机构。最多的时候,一天能跟四五波投资机构见面,见面之后大部分机构又说只是看看项目,短时间没有出手的计划。
对于员工来说,可能不用担心公司的资金状况,可是对于创始人和CEO来说,找钱让公司活下去是我必须要做的事情。我甚至没有过过一个完整的周末,工作日因为约访投资机构落下的公司业务,需要在周末补上,然后新的一周再出门找资本……
两三个月下来,我谈了近200家资本,最终敲定了那一轮融资。
2018年8月的两件事情,让我再次有了资本寒冬的紧迫感。第一是一些大公司“释放”出了裁员的讯号;第二是一些资本告诉我,他们投项目的速度已经开始放慢了。
“不幸”的是,我们又在这个时候开启了新一轮融资。通常,在寒冬里融资会让创业公司的估值大打折扣,同时要面临投资人严苛的融资条件,比如最近很火的“一票否决权”,以及反稀释条款,还有对赌协议。我身边的一家公司在融资的时候就遭遇了对赌协议,只不过原来投资机构拿规模对赌,现在变成利润对赌。他们通常是要求创业公司在一个年度内实现一定数量的利润,比如从亏损1000万元到盈利3000万元,这对创业公司而言是个不小的压力。
这种情况逼迫着我们要考虑人效比,即如何实现投入和产出的最优化。
2018年9月开始,公司开始对所有员工划出业务线,一旦有人达不到业务线便进行培训,培训完如果还不达标,我们就会考虑让他转岗或者裁员。这样的好处,一方面让没有太大提升空间的员工找到新的增长机会,另一方面也激发了员工的压力型动力。
目前,公司已经优化了近20%的人员,公司整体的效益不但没有降低,反而增加了20%,这是让我没想到的。
02 裁员是我们活下去的必经之路
口述 | 耿先生 某教育科技公司董事长
我们是一家教育行业的新三板企业,为学前教育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并涉及学前教育的课程研发、智慧教育等。
2018年上半年,公司战略调整。
转载请标注:东东工作室—— 10位创业者口述裁员故事:对不起 等情况好了叫你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