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院的邻居们
发布时间:2019-07-13 | 发布者: 东东工作室 | 浏览次数: 次小院位于西安城的北方,属于城中村。听说用不了多久就会被拆迁,然后盖成比较正规的商业大楼。
小院有三层,除了房东外,还住着三十几家房客。农民的土地被征收后,征地款多数都被用来盖房子了。由于只要求房间多,招房客多,所以基本都是单层砖垒起的。镶上磁片看上去也很华丽。只是隔音效果极差,当然也不会防震。
我在小院已住了三年多,跟那些住上一两个月就换地方的人来比,也算是常住户了。但是我们依然算是来得晚的,因为这里有的房客已住了十几年。
记得刚来时,三楼是在二楼的基础上新加盖的一层。也就是二楼以下是旧房子,三楼才竣工,我属于第一批住在三楼的房客。正好我喜欢清静,三楼人少也挺适合的。只是这样的日子没有维持多久,我的第一位新邻居就搬来了。
从穿衣打扮和讲话口气可以听出他是一位下苦力的民工。因为我平时不太爱讲话,所以偶尔打水时见到也顶多是点一下头就过去了。只是几天后不知他从哪里找来一台破旧的录音机。从此每天清晨五点左右,嘶吼的秦腔声就会提前将我震醒。说实话,或许是因为我不是陕西人,也或许是因为不太习惯那种声嘶力竭的缘故吧。来西安这么多年了,一直没有培养起对秦腔的兴趣,但是也只能说不喜欢也不讨厌。而现在每天清早被这样一折腾,习惯晚睡的我,早上休息的时间也被抢去了,明显感觉到身体越来越弱,对秦腔也开始越来越反感了,有时甚至听到这个词都想尽快逃离。
为了健康,我不得不再一次强迫自己调整作息时间。然而白天毕竟还是太乱太吵,根本无法静下心来写东西。写不完就要晚上加班,这样一来,早上又成了休息时间。不得已跟邻居说了一下,他早上听戏能把声音放小点,效果还不错。只是没安静两天,又开始乱了。他的老婆孩子来了,说话声音大的很,有时还吼秦腔,白天还好,尤其是一早一晚,真是一种煎熬呀。是的,我考虑过换地方,可是网线才拉好,网费交了一年不退,而且工作地点离得也近。再说换到哪里也不能保证都是称心如意的邻居呀,所以还是耐着性子坚持吧。
终于等到他完成了这一个工程换地方了。我买了好多食物和饮料,来慰劳自己。然后准备好好大睡一觉。这对于被折磨了这么多天的我来说,真是莫大的了。其实这期间并不是只有人走,还来了不少新房客,其中有一家跟我隔了几个门,男的不好好做事,也懒,一个小女人带个孩子,天天尿布洗不完,还弄得乱糟糟的,看着挺辛苦挺可怜的。开始的那段日子因为同情。在实在没事做的时候,我还会去逗一下那个爱哭的孩子。谁知道有些人不能看表面。不知是风吹的,还是怎么回事,因为丢了几块尿布,她便大声怒骂。怀疑这个怀疑那个的。那股子泼劲儿真是令人汗颜,感觉我再修炼几百年也学不来。我很少再逗她的孩子,只是告诉自己:人各有命,随它去吧。
那天我回来,发现小女人也搬走了,听房东说是她男人醉酒后跟别人打架受伤了,回老家养着去了。
习惯了在房间里静静地做自己的事,所以跟二楼的人也不太熟悉。那天一个在这个院子住了很久的人上楼来晾衣服,问我这问我那,说了几句后,才知道她因为孤单和寂寞无法排遣,经常和爱人吵闹。孩子也从小养成了骂人的习惯。我根本没有听下去的兴致,便说有事要做就回房间了,没想到她把衣服晾好也跟进来了,看到我不跟她对聊,只是在电脑上打字,她自己说了一阵终于知趣地走了。只有小萌跟我还聊得来,她刚刚毕业才找到工作,只是跟男建刚分手不久,不太好,偶尔会来我房间聊聊。其实我挺喜欢小萌的,很文静,也能吃苦。就是太痴心,当知道建被那个女孩儿甩了以后,她还特意去安慰,期待着他能回心转意,到最后建还是离开了。那段时间我们真的像姐妹一样,一起走过了她的低谷期。
就在那个喜欢秦腔的民工搬走不到一周,我迎来了又一个新邻居,是一家人,女人叫司平,在菜市场打扫卫生,男人个子很矮小,在菜市场做些杂事儿,儿子读初三。也许是性格原因,我一般不太主动搭理邻居。而司平却跟我刚好相反,见谁都想聊上几句,不管熟悉还是陌生,老人还是年轻人,她都能找到话题,给人感觉很怕寂寞,相当爱热闹。
二楼的人上来晾衣服,或者房东上来收拾杂物,她都能拉上人家一聊几个小时。从原始社会到二十一世纪,芝麻大点的小事都如数家珍,且重复了一遍又一遍从来不觉得烦,尤其说到张家长李家短更是唾末星子横飞,大有演讲家的气势。其实人家爱热闹没有什么错,人家喜欢嚼舌头也没有什么错,错就错在这城中村的房子墙都太薄,一点也不隔音,就是把门窗都关得严严实实,依旧外边说什么房间里都能听得清清楚楚。偶尔我会戴上耳机,但是再怎么样心都被搞乱了,读不进去,写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