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情放弃更美丽
发布时间:2019-07-13 | 发布者: 东东工作室 | 浏览次数: 次上的许多事情,其实只有两个人知道。
那天,不知为什么要留下,为什么会留下。原本是走的,因为来来去去的车太多,随时去都能买上票,用不着事先预订,所以便少了一道约束。
一一去告别,坐在电话机边刹那间想到了他。心像一条攥在手心的小泥鳅动了动,觉得也该向他说一句再见。
虽然我们见面只有一次,是和几个吃吃喝喝聊些闲天,他坐在我的边上,很自然地碰了碰杯,并没有说太多的话。他的说了他的现状———一个人的家。
分手的时候,收了他的一张名片,却没想给他留下的名片。当时觉得只是一面的缘,没有必要记住或留下些什么。
但谁知竟在临走之际,一个念头陡然蹿上脑海,他!要不要也和他说声再见?依稀记得穿土黄色衣服的他站在一个很空旷的地方,影子很高大,但也很朦胧。
就是那个
这种信息很重要,很带诱惑力。这个能让感觉出是一个的人,这个便在她的心里存在了。
他的说他每年都要去一趟青藏高原,并且是在人人欢聚家家团圆的过年时刻,他一个人孤独远行,去那最古老最蛮荒的地方。
他带着他的摄影镜头,带着一个的事业心和对宗教的神秘感跋涉在那座大山。一个离了婚的愿意独行的探险的,他的生命中是不是有一些神秘的角落不断有东西沉淀下来?他的艺术创作和那些精美作品,是不是可以印证这人还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
并不太喜好结交,就像蛇一样,单独留在的洞穴里,偶尔出去感受一下,再静静地回来。或者像植物,体味大自然的美好,阳光、空气和水,四季缤纷的色彩,这就是他的所需!
我对电话里的他说,能有东西让我采写吗如果有,我就再留下半天。他没有正面回答我却自顾自地说,你过来仿佛他一定有什么可以让我带回去。
我去了他的摄影室,那里的场景和氛围,使我从坐上那个黑皮长沙发的时候起就一直暗自思忖:这个究竟活在怎样的里?
他的摄影室很精当也很高雅,像他的摄影镜头,光洁清晰、一尘不染。地上的瓷砖在灯光下发出青青月色般的冷光。墙根有一个大风轮,他说是宋朝年间的车轮,花大价钱从民间收购来的。很难想像,一段凝结着滚滚风尘的历史旧物,如何穿越漫漫的隧道,而今变成一个现代摄影师静室里的古拙道具。还有一些书,许多光盘,音响……
一切是那么的静心而又优美。
音乐在这个小小的空间流动。一盘音碟走完,换盘时,他问我听什么样的。我说恩雅,他笑了,说这么老的碟,还是多少年前听的。他说那时他收集了恩雅的全部音碟。他说他爱听歌剧,不只一次到北京去听张艺谋导演的那个图兰朵。他放了一盘,那声音对我却是非常不幸,太亮堂了。我说我听流水一样舒缓柔美的声音。随后,我们的空间又响起了电影《辛特勒名单》主题曲———“今晚无人的夜”。过去一听这个曲子就会流泪……他说。
他说这话时我重重看了他一眼。我相信,因为那小提琴的音色的确像寒夜中的风,掀起夜行中一个孤独长长的风衣,苍凉滚滚而来。
在虚无飘渺的音乐中,他讲述着他的童年。一个十三四岁的在山间小道挑着两捆柴。因为那个年代的不幸,他跟着父母下放到这山旮里。但那里也有美的东西,大自然的光和色彩给了他镜头内的喜悦和享受。也许那双搜寻着美的眼睛正是从那时开始的。
他坐在椅子上,我坐在沙发上,手中翻阅的是他的摄影作品。我们的中间隔着一排暖气片。间或几个电话打来,他三言两语回了话。他建议我留下来,他会想办法帮我安排住宿。他说你出来一趟不容易。他似乎很久也没这么放松过了。我没有过多的犹豫,看着他拍的那些照片,我默许了。
他不我写他的故事,他说留你下来只想跟你交个聊聊天。如果真是要写也不是现在,是应该等更多次的接触以后,这样产生的东西更有穿透力。
于是我们就不带采访目的地闲聊,在这安静的空间里,我的心醉在他的言语里,就像醉在了酒水里,又湿又柔……
你不觉得一个人的很苍凉,这句话我也问过一百遍。很想做独个的人在独个的空间做独个的事也不要任何人的关照。可我不知道这样的日子我是否能真正过下来。我可以不要一切但我不能没有爱。去爱但又怕把锁定在一个小小的空间会让它窒息。有时真的不知道这个是一个人独处好,还是两个人同居好。
一个人的很苍凉他又用另一种声音回答说:我每天忙都忙不过来。拍广告、应酬各方的,还有一摊杂志社的事。每天忙完走出摄影室时,天已经黑得认不出人了。只有这时,走在空荡荡的街心,感受到夜的气息。他解释这夜的气息是各家各户窗口飘出的锅碗瓢勺和孩子的说笑声。这时就只想麻醉。于是找一家酒馆,坐下喝酒。喝到八成的样子就开路。不能喝醉,醉了就回不去了。微微醉回到家什么也不想倒头酣睡。一觉醒来又是一天开始。